马原


导论

@ 重要

¥ 考的话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组成部分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

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社会背景

  • 社会两极分化,工人极端困苦
  • 周期性经济危机频繁爆发
  • 三大工人运动
    1. 1831、1834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推翻富人政权,争取民主共和国
    2. 1836-1848英国宪章运动—要求普选权,工人参与国家管理
    3. 1844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反对私有制社会

马克思主义创立理论来源

  • 德国古典哲学—辩证法
  •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和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
  •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未来新社会的展望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

背景: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是西方科学技术取得重要成果的时期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开始变为现实,从而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 科学性

    1. 批判地继承了人类全部优秀文化遗产
    2. 是对世界本来面貌的全面而深刻的反映
    3. 随着时代和实践前进的永葆青春活力的科学真理
  • 实践性(区别旧的最主要)

    1. 阐明实践观点的基础和核心作用
    2. 经过实践检验并随着实践发展的科学真理
    3. 强调其改造世界的实践功能
  • 人民性

    ​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

    1.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是由阶级性和实践性所决定
    2. 无产阶级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一致性
    3. 人民性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 发展性

    • 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共产党宣言》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1. 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2. 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3. 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和发展规律

世界多样性和物质多样性

哲学的基本问题:

  1. 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何为本原(第一性)的问题

    分为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 存在和思维、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

    产生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理论分野

物质概念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概念是与实践的观点内在统一的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范畴抽象出了==客观实在性==,其理论意义

  1. 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界限
  2. 坚持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3.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4.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基础

形而上学的缺陷

  1. 机械性,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
  2. 形而上学性,即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3. 不彻底性,即自然观是唯物的,但历史观是唯心的;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时间和空间的概念

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基本存在形式。

  •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 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和本质上

起源:

  • 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 意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本质:

  • 意识是人脑这样一种特殊物质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马克思: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能动作用)

  1. 意识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马克思:人在劳动过程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已经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即已经观念地存在着

  2. 意识具有创造性

  3.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列宁: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

  4. 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1. 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 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条件

  1. 从实际出发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 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根本途径
  3. 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还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人工智能为什么永远不会超过人类智能

  1. 人类意识是知情意的统一体,而人工智能只是对人类的理性智能的模拟和扩展
  2. 社会性是人的意识所固有的本质属性,而人工智能不可能真正具备人类的社会属性
  3. 人类的自然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和意识的现实形式,而人工智能难以完全具备理解自然语言真实意义的能力

为什么说世界的物质具有统一性

  1. 自然界是物质的
  2. 人类社会本质上也是物质的
  3. 人的意识统一于物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辩证唯物主义最基本最核心的观点

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联系的特点

  1. 客观性
  2. 普遍性
  3. 多样性
  4. 条件性

新旧事物的概念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物质世界的发展,特别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判断一个事物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并不取决与其形式的新旧与出现时间的前后

为什么说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1. 新事物已经适应了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2. 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出来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适应新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对立统一规律的地位

  1.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2. 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根本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3. 是贯穿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哲学规律的“钥匙”
  4. 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方法==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根本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同一性:

矛盾的统一属性,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1. 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2. 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3. 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斗争性:

矛盾的对立属性,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1. 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 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性力量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概念

  •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特殊性是区分和认识事物的前提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 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 次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起次要作用的矛盾

把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就是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1.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2. 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3. 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

量变与质变的概念

  •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 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并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3. 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量变质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什么

肯定 — 否定 — 否定之否定

事物的发展是通过其内在矛盾运动以自我否定的方式而实现的

事物内部的肯定因素与否定因素

  • 肯定因素: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
  • 否定因素: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如何揭示否定的深刻内涵的(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1. 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自我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作用的结果
  2.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
  3. 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4. 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哪些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树立辩证的否定观,反对形而上学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2. 正确看待事物发展的过程,既要看到道路的曲折,又要看到道路的光明

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1. 内容与形式 —— 构成要素和表现形式
    • 内容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对内容有反作用
  2. 本质与现象 —— 事物内在联系和外在表现
    • 本质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 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 本质决定现象,现象表现本质
  3. 原因与结果 —— 事物引起与被引起关系
    • 原因与结果是相互区别的
    • 原因与结果是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
  4. 必然与偶然 —— 事物产生、发展和衰亡过程中的不同趋势
    • 必然是指事物联系与发展中确定不移的趋势
    • 偶然是事物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
    • 必然与偶然相互依存,且相互转化
  5. 现实与可能 —— 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 现实是指相互联系着的实际存在的事物的综合
    • 可能是指包含在事物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 现实与可能相互区别,且相互转化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中,唯物辩证法是其核心内容,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

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概念

  • 客观辩证法:客观事物或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即客观事物以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 主观辩证法: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即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规律

主观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在人的思维中的反映,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在本质上是统一的,但在表现形式上却是不同的

两者的表现形式

  • 客观辩证法:外部必然性形式,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主观辩证法:观念的、逻辑的形式

三大规律的启示(作用)

  1. 对立与统一规律 —— 为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了方法上的遵循
  2. 量变与质变规律 —— 指导人们在科学研究中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结合起来,遵照“量变—质变—新的量变”的客观进程,去认识和把握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阶段性与不同发展状态的转化
  3. 否定之否定规律 —— 任何现实事物都将在其发展过程中实现自我否定,周期性的向更高级的存在形态前进,应从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中把握事物发展本质及其发展方向

矛盾分析方法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方法论上的体现

毛泽东:辩证法的宇宙观,主要地就是教导人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矛盾的运动,并根据这种分析,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

矛盾分析方法的核心要求是善于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具体矛盾具体分析,对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

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实践与认识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根本特征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科学实践观的意义

  1. 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为辩证唯物主义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2. 建立了科学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
  3. 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为创建科学的历史观奠定了理论基础
  4. 为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实践的基本特征

  1. 客观实在性
  2. 自觉能动性
  3. 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结构

  1. 实践主体 — 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有个体主题、群体主体和人类主题三种基本形态
  2. 实践客体 — 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形象
  3. 实践中介 — 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中介系统分为物质性工具系统和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最根本的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

实践的形式

  1. 物质生产实践 —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2. 社会政治实践 — 处理各种政治关系的实践
  3. 科学文化实践 — 创造精神文化产品的实践活动

物质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构成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社会政治实践和科学文化实践在物质生产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受物质生产实践的制约并对其产生能动的反作用

虚拟实践 — 伴随信息化和网络化发展而产生的,其实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通过数字化中介系统在虚拟空间进行的双向对象化的活动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活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1.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习近平: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恩格斯: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3.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各个派别对于认识的不同观点

  •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本质的不同回答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存在的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1. 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
  2. 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认识路线
  • 旧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回答。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但有着本质区别

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消极被动的反映论缺陷

  1. 离开实践考察认识问题,不了解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2. 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本性,离开辩证法来考察认识问题,因而把复杂的认识过程简单化,把活生生的认识运动凝固化,把多方面的认识要素片面化
  3. 最根本的是看不到主观和客观之间的矛盾及其相互作用,没有把认识看做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是认为认识是一次性完成的
  • 辩证唯物主义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特点

  1. 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
  2. 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如何理解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种能动反映不但是反映客体内容的反映性特征,而且具有实践所要求的主体能动的、创造性的特征

  1. 认识的反映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
  2. 认识的能动反映具有创造性

为什么反映特性与能动的创造特性是不可分割的?

  1. 创造离不开反映,创造存在于反映之中,创造过程是在相互联系的多个方面的反映基础上实现的
  2. 反映也离不开创造,反映是在创造过程中实现的

人的认识是反映性或摹写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人们认识一定事物的过程,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到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感性认识三种形式

  • 感觉
  • 知觉
  • 表象

理性认识三种形式

  • 概念
  • 判断
  • 推理

实践到认识的过程,主要表现在实践基础上认识活动由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

辩证统一

  1.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2.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3.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4.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统一关系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也需要在实践中发展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本条件

  1. 投身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
  2. 经过思考的作用,运用理论思维和科学抽象,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处理加工,形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

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第二次飞跃:认识到实践

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的重要性

  1. 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2. 认识的真理性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

为什么说经历了两次飞跃之后,实践与认识的运动既完成了又没有完成?

  1. 完成了,是针对具体事物的认识而言的。
  2. 没有完成,是针对实践和认识运动过程的向前推移、向前发展而言的。

真理与价值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一切唯物主义都认为真理是客观的,一切唯心主义都认为真理是主观的

真理的客观性含义

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真理是客观的,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都承认和强调真理的客观性。它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列宁:认为我们的感觉是外部世界的映像;承认客观真理;坚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这都是一回事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一元性的含义

在同一条件下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而不能有多个

认识是多元的,但真理是一元的

真理是内容上的一元性与形式上的多样性的统一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1.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 任何真理都标志着主观和客观相符合,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绝对的,无条件的。承认了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
    • 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接近。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承认了世界的可知性
  2.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不完善的
    • 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世界的某一阶段、某一部分的正确认识,人类已经达到的认识的广度总是有限的。认识有待扩展
    • 就特定事物而言,任何真理都只是对客观对象一定方面、一定层次和一定程度的正确认识,认识反映事物的深度是有限度的,或是近似性的。认识有待深化
  3.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根源于人类认识世界能力的无限性与有限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矛盾

真理与谬误的关系

  1. 真理与谬误相互对立
  2. 真理与谬误的对立又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
  3. 真理总是同谬误向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

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 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
  2. 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的具体表现

为什么逻辑证明只能是实践检验真理的补充?

逻辑证明只能回答前提与结论的关系是不是符合逻辑的问题,而不能回答结论是不是符合客观实际的问题。已被逻辑证明了的问题,还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并最终服从实践检验的结果

什么是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性、归根到底性、最终性,离开实践,再也没有其他公正合理的标准
  •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条件性

为什么实践对真理的检验不可能一次完成?

实验检验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实践不断发展,真理不断发展,在发展的实践中不断验证认识的真理性

价值的本质

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在价值的本质问题上,存在着客观主义价值论和主观主义价值论的对立

价值的基本特性

  1. 主体性
  2. 客观性
  3. 多维性
  4. 社会历史性

价值评价的特点

  1. 评价以主客体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对象
  2. 评价结果与评价主体直接相关
  3. 评价结果的正确与否依赖于对客体状况和对主体需要的认识
  4. 价值评价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

价值观的概念

人们关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实践价值尺度和真理尺度

  • 实践的真理尺度是指实践中人们必须遵循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真理。
  • 实践的价值尺度是指在实践中人们都是按照自己的尺度和需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任何实践活动都是在这两种尺度共同制约下进行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是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屠呦呦的例子

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关系

  1. 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辩证统一关系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2. 价值尺度必须以真理为前提
  3. 人类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推动着人们不断发现新的真理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含义

  1. 认识世界,就是主体能动地反映客体,获得关于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知识,探索和掌握真理
  2. 改造世界,就是人类按照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改变事物的现存形式,创造自己的理想世界和生活方式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

  1. 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辩证统一关系
  2. 认识世界有助于改造世界,正确认识世界是有效改造世界的必要前提
  3. 人们只有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才能不断地深化、拓展对世界的正确认识

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含义

  1. 客观世界是指“物质的、可以感知的世界”,包含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两个部分。
  2. 主观世界是指人的意识、观念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的总和,是人的知识、情感、意志即知情意的统一体。

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及其辩证关系

  1. 辩证统一的,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2. 只有认真改造主观世界,才能更好地改造客观世界
  3. 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才能深入改造主观世界

自由的含义

自由是表示人的活动状态的范畴,是指人在活动中通过认识和利用必然所表现出的一种自觉自主的状态

自由的条件

  1. 认识条件:要有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
  2. 实践条件:能够将获得的规律性认识运用于指导实践

认识必然和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个历史性的过程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

@@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

  1. 基本内涵: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2. 地位: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作出的重大贡献,其核心是实事求是

毛泽东:‘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的含义与组成部分

  • 含义: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
  • 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物质生产方式(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的含义

是指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体==

@为什么说生产方式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1. 首先,物质生产生活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2. 其次,物质生产生活及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3. 最后,物质生产生活及生产方式的变化发展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社会意识的含义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

社会意识形式

  1. 意识形态

    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2. 非意识形态

    主要包括自然科学和语言学、形式逻辑等一部分社会科学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1.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3. 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
  4. 社会意识是具体的、历史的。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特有的发展形式和发展规律

  1. 一是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2. 二是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且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3. 三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4.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生活实现的

”两个划分“和”两个归结“

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活各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将其作为决定其他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把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并进一步归结于生产力发展==

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
  2.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3.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4. 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凝聚力量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1. 劳动资料(劳动手段),最重要的生产工具
  2. 劳动对象
  3. 劳动者

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 科学技术上的发明创造,会引起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者素质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进步
  2. 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的组织管理,能够大幅度提高管理效率
  3. 科学技术为劳动者所掌握,可以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系着的

生产关系的两种基本类型:

  1. 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2. 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1.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2.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反作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是一个过程,表现为二者的矛盾运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定了单纯以道德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含义与构成

  1.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2. 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组成部分:

    1. 政治制度及设施
    2. 政治组织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于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政治上层建筑的核心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是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强制性的暴力机关,以保障其在政治上也成为统治阶级

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

  1. 辩证统一的
  2.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3.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4.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
  5.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构成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交往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1. 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 促进社会关系的进步
  3. 促进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4.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形态的构成

  1. 社会的经济形态(基础)
  2. 社会的政治形态
  3. 社会的意识形态

五种社会形态

  1. 原始社会
  2. 奴隶社会
  3. 封建社会
  4. 资本主义社会
  5. 共产主义社会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性,从根本上规定了社会形态更替的客观必然性

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包含的意思

  1. 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如:新民主主义革命后,中国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由当时苏联的情形决定的

  2. 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3.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物质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根本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规定并反映了社会基本结构的性质和基本面貌,涉及社会的基本领域,囊括社会结构的主要方面

社会基本结构

  1. 经济结构
  2. 政治结构
  3. 观念结构

经济结构

  1. 广义:生产方式,包含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
  2. 狭义:经济关系或经济制度

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1. 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 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 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形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社会基本矛盾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 ≠ 社会主要矛盾

社会基本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规定和制约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存在和发展,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体现

当前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阶级的概念

所谓阶级,就是这样一些集团,由于它们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够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阶级斗争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

阶级斗争及其作用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

社会革命的实质

  1. 广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基础上的社会生活的全面变革
  2. 狭义:社会形态的变更

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 社会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2. 社会革命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伟大作用
  3. 社会革命还能够极大地教育和锻炼包括革命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
  4. 无产阶级革命将为消除阶级对抗,并充分利用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创造条件

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部分质变,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

每一次科技革命,都不同程度地引起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深刻变化和社会的巨大进步

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

  1. 正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意味着人们能够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对社会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 反面:
    • 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
    • 互联网可以迅速、广泛地传播大量有用的信息,但也存在大量垃圾信息和虚假信息,并可能会侵害国家安全,企业经营秘密以及个人隐私
    • 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常常被资产阶级用作剥削压迫人民的工具,并非都能使人摆脱贫困,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表现为群众史观与英雄史观的对立

唯物史观在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时坚持的原则

  1. 唯物史观立足于现实的人及其本质来把握历史的创造者
  2. 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3. 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4. 最后,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1. 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
  2. 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体,在创造历史中起决定性作用

在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过程中,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是具有变革旧的生产关系愿望的社会力量,是主张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

人民群众在创造有哪些方面?

  1.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主要内容

  1. 坚持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2.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3.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4. 虚心向群众学习的观点

@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是什么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群众路线的地位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不断取得胜利的不可须臾离开的重要法宝

根据历史人物所具有的历史特征和阶级特点,唯物史观主张,评价历史人物时应该坚持历史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

  1. 历史分析方法要求从特定的历史背景出发,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进行具体的、全面的考察
  2. 阶级分析方法要求把历史人物置于一定的阶级关系中,同他们所属的阶级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和评价

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关系

  1. 群众是划分为阶级的
  2. 阶级通常是由政党领导的
  3. 政党是由领袖来主持的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规律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简单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劳动为基础

商品经济的含义: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

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1. 存在社会分工
  2. 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商品的含义:商品是用来交换,能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商品的二因素关系:

  1. 对立统一的关系
  2. 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3. 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劳动的二重性的关系

  1. 对立统一的
  2. 时间上和空间上是统一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统一劳动过程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3.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又分别反映劳动的不同属性,具体劳动所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属性,而抽象劳动所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是以简单劳动为尺度的

货币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

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

价值规律:

  1. 概念: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基本规律
  2. 主要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3. 对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1.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
    2. 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 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4. 在对经济活动自发调节时,也会造成一些消极的后果
      • 导致社会资源浪费
      • 阻碍社会进步
      • 导致收入两极分化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为什么说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1.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发展过程
  2.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
  3.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2.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为从物与物的关系背后揭示人与人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如何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1. 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对生产性劳动做出新的界定
  2. 深化对科技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在社会生产和价值创造中所起的作用
  3. 深化对价值创造与价值分配关系的认识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产生的途径

  1. 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
  2. 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来

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1. 劳动者在法律上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
  2. 劳动者没有任何生产资料,没有生活资料来源,因而不得不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劳动力商品的构成

  1. 维持劳动者被人生存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2. 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3. 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二重性

  1. 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过程
  2. 生产剩余价值的过程,即价值增殖过程

劳动的三要素

  1. 劳动者的劳动
  2. 劳动对象
  3. 劳动资料

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

image-20230214165306024 image-20230214165334928 image-20230214165411878 image-20230214165432384 image-20230214165456437 image-20230214165509359 image-20230214165529930

产业资本的三个阶段以及产业资本执行的三种职能

  1. 购买阶段 —— 货币资本
  2. 生产阶段 —— 生产资本
  3. 售卖阶段 —— 商品资本

产业资本的运动的基本前提条件

  1.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并存
  2.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

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

  1. 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产品进入生产领域
  2. 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资本主义的宪法的基本原则

  1. 私有制原则
  2. 主权在民原则
  3. 分权制衡原则 —— 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4. 人权原则

文章作者: wck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均采用 CC BY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wck !
评论
  目录